查看原文
其他

从汉字看古代葬制的变迁

语标 2023-07-17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章黄国学 Author 黄泷怡

礼敬祖先 慎终追远

从汉字看古代葬制的变迁

文丨黄泷怡


清明节历史悠久,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。清明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扫墓。扫墓凝聚着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,传承了中华民族尊祖敬宗、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与祭祀文化。


据现代人类学、考古学的研究成果,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,一是天地信仰,二是祖先信仰。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的万年前的墓葬,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,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。


墓葬是人类肉体的归处。不同的时代,墓葬的形式并不相同。今天我们透过汉字,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以及葬制的历史变迁。



小篆

《说文解字》

隶书

晋石尠墓志阴

隶书

魏胶东令王君残碑


“葬”的本义为埋藏,小篆字形从“死”在“茻(音mǎng,莽的本字,指丛生的草)”中,“死”字下方还有一横画,合在一起表示将尸体放在草甸或用树条捆扎而成的木床上,用乱草覆盖掩藏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称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”。所谓“厚衣之以薪”,也就是用树枝杂草掩埋的意思,这是我们的祖先安葬逝者最原始的方式。


然而,渐渐地人们发现,将尸体用“草葬”的方式葬于原野山谷,尸身容易遭受野生动物的侵扰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记载“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,其亲死,则举而委之于壑。他日过之,狐狸食之,蝇蚋姑嘬之。其颡有泄,睨而不视。……归反藁而掩之。”人们不忍心亲人的尸体遭受野兽昆虫的噬食,这是伦理观念进步的表现。


因此,人们开始将尸体埋入土中,原始的“草葬”方式逐渐向“土葬”的方式过渡。此后,土葬,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普遍的墓葬形式。“葬”字也随之发生变化,出现了将最下面的两个“屮”改换为义符“土”的异体字“塟”,甚至是从土从死的会意字“㘸”。这两个字形正反映了“入土为安”这个刻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伦理基因。


小篆

《说文解字》


春秋以前,“凡葬而无坟谓之‘墓’”(扬雄《方言》)。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,盖土与地平,不植树者称“墓”。《说文》:“墓,丘也,从土莫声。”义符“土”表示“墓”为土葬;声符“莫”除了提示读音之外,兼表“没有”的意思,表示“墓”的特点是土上空无一物。因此,“墓”指古代埋葬死者后不封土的地方。比如,在河南安阳市发掘的殷王室墓群,虽然墓穴规模巨大,最大的联通墓道面积超过700平方米,但墓与地平,没有隆起的封土。


“墓”示意图(图片来自《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发现1800年前少数民族特征墓葬群》发布时间:2017-05-18 文章出处:人民网)


小篆

《说文解字》


“坟”是简化字,繁体字作“墳”。《說文》:“墳,墓也。从土,賁聲。”义符“土”表示“墳”亦为土葬;声符“賁”除了提示读音外,兼表“高、满”之意。比如“愤”是“怒气的胀满”,“喷”是水之涌,“有蕡其实”中的“蕡”即是饱满的、隆起的花苞。因此,我们可以知道,与无隆起封土的“暮”相比,“墳”的特点是墓葬之上起封土,即墓上之墳。


从“墓”演变到“坟”,反映了古人宗族文化和祭祀文化的发展。“墓”平,且“不封不树”,地面上没有明显的标记,时过境迁,亲人想祭拜也难以找到原来的墓地,于是才开始在“墓”上封土,甚至种植树木加以标识。《礼记·檀弓》记载:“孔子既得合葬于防,曰:‘吾闻之,古也墓而不墳。今丘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识也。’于是封之,崇四尺。”孔子幼年丧父,未随出殡,不知父亲葬在哪个具体的位置。长大后多方访寻,才找到父亲的墓地,迁来母亲的遗骨与父亲合葬于防山,又鉴于自己漂泊无定所的状况,于是一改古代“墓而不墳”的葬制,在在父母的葬墓上培植封土,起了一个高四尺的坟头,以便往后返乡祭奠。对逝者的祭祀,体现了时人对先人的怀念与崇敬。人的作用逐渐彰显,统治者需以德配天,慎终追远。祭祀先人,不仅有亲情人伦色彩,更有了长远的政治意义。



西周晚期金文

多友鼎


小篆

《说文解字》


《说文》释“冢”为“高坟也”,也就是说“冢”比“坟”的封土要高。封土越高,代表着墓主人的身份、地位越高,所以春秋以前贵族的墓葬叫做“冢”。比如,西周贵族公墓的管理者被称为“冢人”, 职掌贵族的“冢”事。《周礼·春官·冢人》:“冢人掌公墓之地, 辨其兆域而为之图, 先王之葬居中, 以昭穆为左右。凡诸侯居左右以前, 卿大夫士居后, 各以其族。”可见,不同阶层的贵族之间冢位的排列也有严格的限定, 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度下的贵族葬制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烧秦宫室,掘始皇帝冢。”这里的“冢”则是秦始皇嬴政的墓葬。


比较“墓”“坟”“冢”三个字。从封土高低来看:“墓”无隆起封土;“坟”有隆起封土;“冢”的封土比坟要高。从墓主人身份地位来看:埋葬庶人与下层贵族的叫“墓”“坟”;埋葬帝王及上层统治贵族的叫“冢”。


小篆

《说文解字》


“陵”字从阜夌声本义指大土山。古代帝王死后,常常选择在高大的山体中开掘坟墓,或者是建造封土高大如山的墓葬,所以从战国开始,人们也用“陵”指称帝王的坟墓。秦代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以后, 为了从葬制上体现天下惟我独尊的天子地位, 秦始皇将“陵”这一君主专用的葬所名称固定下来。“至汉,则无帝不称陵矣”(顾炎武《日知录·陵》)。汉代除了皇帝与皇帝特许者之外, 任何人即使是诸侯王乃至太子的墓葬, 也都只能称为“墓”, 不能称“陵”。这比起商周时期王与部分贵族均可以用冢称呼的制度, 显然更能体现皇帝的尊贵。比如,《晋书·索綝传》记载:“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,天下贡赋三分之一,一供宗庙,一供宾客,一充山陵。”可见倾举国之力修建的茂陵气势十分雄伟。


茂陵建制复原示意图


茂陵远景


从上述五字,我们可以看到墓葬的基本形制以及时空变化。


从原始时代弃尸荒野的“葬”,到入土为安的“墓”,再到为祭祀逝者、祖先而封土的“坟”,反映了古人“慎终追远”观念的形成与变迁;而“冢”和“陵”,则是封建等级秩序在墓葬形式上的生动载体。


随着时代变迁以及丧葬制度、习俗的嬗变,“葬”没有了“弃尸荒野”的意思,而是成为一个不自由语素,保留“埋葬”“丧葬”“葬礼”等一系列双音节词中;“墓”和“坟”除了单用外,也凝结为双音节合成词“坟墓”,成为今天对埋骨之地的通称;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,专指贵族及帝王坟墓的“冢”和“陵”则逐渐被边缘化,今天一般已经不用它们来指称坟墓了。


作者简介


黄泷怡,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,热爱古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,喜欢文史哲。


特别鸣谢

敦和基金会

本文转自公众号:章黄国学

往期推荐

粑粑柑?耙耙柑?还是……?

当方言不再“土味”

好莱坞巨星布鲁斯·威利斯得的失语症,到底是种什么病?

本期责编:饺子君

语标

你的语言风向标

-扫码关注我们-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